一是线上线下相结合,消除空间隔阂,积极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面对村镇居民居住分散的现实情况,通过“一站式诉讼服务+在线庭审”,实现辖区法庭服务全覆盖。实行诉讼服务规范化管理,提供网上立案、邮寄立案、上门立案等多项便民选择,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诉讼的高效便捷。今年以来,前锋区法院各人民法庭共接待来访群众1000余人次,提供诉讼指导1300余次,网上立案43件,邮寄立案57件,上门立案6件,在线庭审17件。。同时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四川微法院等线上平台进行在线立案、在线调解、在线庭审等,减轻当事人诉累。二是法庭去到家门口,消除地理隔阂,积极服务基层社会治理。设立“法庭+基层调解组织+巡回审判”的治理网络,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。深入开展“双联双促”工作,人民法庭积极联络乡镇、村组,通过建立微信群、发放联系卡、实地走访了解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诉求。加强与基层调解组织联系,探索构建“1+N”全流程多元联动调解机制,组织基层调解人员培训2次,提升基层调解能力和调解水平。在辖区内开展巡回审判14次,选取“三养”等有教育意义的案件,将法庭搬进当事人家中,通过当庭宣判、当庭释法加深群众对基层法治建设的理解。三是普法答疑同推进,消除认知隔阂,积极服务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。加大判决书说理力度,强化判后释法说理,针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和疑问,做好事实认定、证据采信、法律适用等方面的解释,以提高当事人对法院裁判的认同度,提升司法公信力。围绕“法律七进”“模拟法庭”进校园等活动开展普法宣传,为青少年们上好“法治第一课”,在学校、社区、村镇等进行普法宣传6次,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,接受群众法律咨询120余人次,进一步提升群众法治观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