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法院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庭于2013年10月22日,经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批复同意设立,位于国家级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。近年来,该法庭立足新时代人民法庭“三个便于”“三个服务”“三个优化”工作原则,依托“实体点+网络点+巡回审判车”诉讼服务平台,构建“全地域、全时段、全环节”诉讼服务体系,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。
动静结合,提供“全地域”诉讼服务
打造多功能诉讼服务中心。依托经开区法庭项目建设独立的诉讼服务中心,设立立案、信访、咨询服务、资料收转等功能区,实现诉讼引导、信息查询、收转送达、纠纷分流、诉前调解、登记立案、信访接待等“一站式”服务,方便当事人“一次办好”各类诉讼事务。设立全覆盖诉讼服务站点。坚持司法服务前移、资源下沉,在辖区乡镇设立诉讼服务站、巡回审判点、法官工作室,构建“庭室站点”四位一体便民服务网络,确保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工作点位,打通联系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坚持常态化巡回办案机制。坚持赡养纠纷全部巡回审、偏远地区必须巡回审,将巡回审判车开进案发地,把庭“开”到群众中去,通过以案释法实现“审理一案、治理一片”,同时提供上门立案、家门口咨询服务,让司法既有温度又接地气。
打破壁垒,提供“全时段”诉讼服务
打破空间限制,让群众少跑腿。加强人民法院在线服务、网上诉讼服务中心、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使用推广,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延伸到诉讼服务最前沿,通过网上立案、在线调解、远程开庭等,让群众以“零在途时间”“零出行成本”完成诉讼。目前,经开区法庭七成以上案件的部分环节或全部环节实现了在线完成。打破时间壁垒,让群众随时办。加快建设“24小时自助法院”,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自助立案区,将业务办理向非工作时间延伸,将传统窗口服务向自助服务延伸,以“7×24”小时无间断诉讼服务模式,为当事人提供自助立案、材料提交、起诉状生成、在线缴纳诉讼费等全流程诉讼业务办理。目前,自助服务设备已全部进场,拟于7月中旬投入使用。
延伸半径,提供“全环节”诉讼服务
服务基层社会治理。深入开展“三联三促”工作,通过指导基层调解、参与矛盾化解、制发司法建议、提供法律咨询等,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,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,巩固提升诉源治理成效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。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司法服务的重要内容,充分利用“四个课堂”,夯实群众法治基础。围绕老年人权益保护,开展法治讲座,送法进乡村;围绕在校学生法治意识提升,开展模拟法庭,送法进课堂;围绕离婚未成年子女权益保障,开展疏导教育,送法进家庭;围绕企业良性发展,开展“暖企活动”,送法进企业。落实案后回访制度。做好案件审理的“后半篇”文章,通过上门走访、电话询问等方式对办结案件,尤其是涉弱势群体、涉企业案件的当事人进行跟踪回访,做好判后答疑、救助帮扶等后续工作,并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。
经开区法庭将坚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,抓实“公正与效率”主题,进一步突出服务园区、服务企业、服务群众职能,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,持续擦亮司法为民底色,努力让“司法服务多一步、群众满意多一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