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你不拿钱,你就不要走了!”
“先还一部分可以吗,剩下的年底给你。”
“不可能,我不得信你的鬼话!”
晚上七点,被执行人李某正在执行局接待室,和他的“好朋友”据理力争。
欠债不还 友情破裂
武某和李某曾经在一家公司上班,约定由李某承包工程,武某负责具体实施。因公司倒闭,武某未拿到报酬,遂于2021年将公司与李某诉至前锋区法院。法院审理后,判定李某欠武某的欠款属实。后武某申请强制执行,在执行过程中,李某又以个人信誉为担保,承诺向申请执行人还款,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。
后来的日子里,武某与李某依旧在一起承包工程。2023年8月的一天,武某与李某因意见分歧引发争吵,武某想起李某仍未偿还欠款,遂电话联系前锋区法院说明情况,希望法院采取强制手段。
谎话连篇 拒不履行
周一上午,执行干警接到武某提供被执行人活动轨迹的电话,立即组织人员驱车前往,最后在一麻将馆门口发现被执行人。
“你是被执行人李某吗?”
“我不是。”李某假装不知道情况。
“就是他,他还想跑。”武某说。
“这判决书上说的是你吧,请你到法院配合我们工作。”
待双方当事人都到达法院以后,执行干警组织双方进行协商。
“我十年没上班,全靠我老婆养,我没有钱给,你能拿我怎么样!”
“你把钱全部转给你老婆了,你当然没钱!”
幡然醒悟 达成和解
长达几个小时的沟通并未达成任何效果。见李某仍然拒绝还款,经研究,执行法官决定对其采取强制拘留措施,并将其带至医院进行拘留前体检。李某的嚣张气焰瞬间消失,语气也软了下来,但依旧不说明如何还款。
随着体检的继续进行,李某的犹豫和迟疑也越来越深。
“这个会不会影响到我儿子找工作?”
“法官,我错了,我还钱!”
体检完毕,李某当即表示愿意还钱,但与妻子沟通无果,且打电话给其他朋友都不愿意借钱。
“先给2万吧。”见此情况,武某作出让步。
最后,在执行干警的组织下,双方达成新的和解协议,李某当场履行部分欠款。
法官提醒:亲朋好友互相帮助是传统美德。因为欠款不还损害个人信誉、损失多年友情得不偿失。诚实守信才是立身之本!